新闻动态 /
图片
郭德纲在成名之后,总是会提起自己之前在所谓“主流相声”圈子里所遭受的各种排挤和不公正对待;
然后说出那句十分经典的“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以此来表达同一行业的从业者之间往往充满竞争乃至各种负面影响的情况。
图片
关于他的经历和表现,有人认为他本人睚眦必报,可能有夸大的成分。
但对于同行以及关系更近一些的同事之间,关系究竟如何,可能很多已经进入职场的人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对理性、客观一些的人会认为“职场无真情,同事不深交”,还有相对极端一些的人,则直接表示:
“世界上最恶心的关系,就是同事关系,永远不要觉得会有个别例外,就算有人表现的人畜无害,那也是装出来的。”
我们不禁要思考:都是一起工作甚至生活的同事,真的如此不堪吗?
图片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并不是所有关系都是值得深交的。
亲情是人们最难以避免的关系,是因为这种情感基于血缘、姻缘,带有很强的“与生俱来”属性,就是不太亲近,最起码也有基本的情感在。
朋友则基于很多共同的社会生活,彼此之间有后天逐渐形成的情感。
图片
但大部分同事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太长时间的积淀,不说临时交往;
即便是相处时间久了,也都只是基于工作而展开的,很多人都会将“同事”和“朋友”作为泾渭分明的社会关系分类来看待。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记得,同样的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合作,更有相互竞争和资源的争夺。
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平时朝夕相处的同事,在一些关键时刻就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图片
我们比较熟知的歌手张韶涵,在自己如日中天时,邀约不断、资源拿到手软;
但当她因为一些事情遭遇事业上的不顺时,同在一家经纪公司的“好姐妹”瞬间将原本属于张韶涵的歌曲、代言和诸多资源据为己有。
所以当职场中出现“香饽饽”时,同事之间就没有“忠诚”可言。
图片
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就曾经针对职场中的资源和竞争有过这样的表达:
“当资源稀缺被感知为'生存威胁’时,道德判断会发生重构——背叛会被合理化为'必要的自我保护’。”
所以当职场中的同事因为同样的资源、工作机会和升迁机遇而形成竞争关系时,人们就不会再像平时一样平和,甚至会显露出隐藏的“獠牙”。
图片
与此同时,职场不同于日常生活,由于涉及到收入和职位等切身的利益,所以人们的言行都会被一些表演性质的外衣所包裹起来;
整个职场的互动也有些类似于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Dramaturgy)视角下的日常生活:
人们的言行都会区分“前台”和“后台”,其内涵会因具体场景而变化,需要听者多留心。
比如有些例子:当平时关系并不是特别熟悉的同事突然前来关心你的状况,那么有可能是其打着关心的幌子前来“获取情报”;
当下班时间到了,你想要离开,却发现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的在加班;
在团队工作中,合作的同事以各种借口将该干的活甩给你干……这些场景都屡见不鲜。
图片
尤其是一些交流经验的过程,你掏心掏肺的将自己的一些技巧作为“礼物”,传授给自认为关系还不错的同事;
可能转过头去就将其作为“小报告”或者“投名状”,上报给上级领导和其他同事,成为一杯还给你的“毒药”。
图片
社会学家博尔坦斯基(Luc Boltanski)更是直言不讳:“职场里每一次慷慨,都是一次隐秘的记账。”
在这种“礼物-毒药”的互动机制过程中,职场中的竞争被拆解,并加以算计,成为伤害力更高的“武器”。
当代社会的诸多职业都被高度现代化和资本化的过程所包装,人们很多时候追求利益至上;
对于平时的相处和交往这种不但不会产生利益,反而会耽误工作的内容,甚至会有意淡化。
这也导致一些原本就比较重视自己利益的人变得愈发“精致利己主义”,他们会将自己的敌意隐藏在平淡和微笑背后;
图片
再将“同事”关系作为糖衣,堂而皇之的从他人那里攫取利益。
所以同事关系本身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越来越多自私自利的人会以此为伪装,行不齿之事。人在职场,还是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The End -作者-木易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占地超2.4万㎡,“大零号湾”这座体育公园全面升级!场地预定→
下一篇:没有了